勞工人權牽動台廠復甦腳步 11月自行車大事搶先看
時序進入自行車產業淡季,美國CBP 9月對巨大祭出的暫扣令(WRO)後,已牽動明年產業復甦腳步,巨大及美利達等產業龍頭即將公布第3季季報,屆時對產業的現況會有更清晰的輪廓。以下是自行車產業11月值得關注的訊息,搶先報你知:
美利達體系韌性轉型成果發表會
財團法人中衛發展中心今(30)日於日月潭大淶閣飯店舉辦「114年度美利達體系園區產業供應鏈與韌性轉型輔導計畫」期末成果發表會,本活動開始由美利達工業與中衛中心攜手帶領九家協力廠商,以29公里環潭騎行揭開序幕。活動以「十全十美」為主題,透過現場發表與改善展示,展現美利達體系在強化協同與精實流動的雙軸推動下,成功打造具韌性、永續且高效的產業體系。
美國對中國進口商品關稅將降10%
美國總統川普與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30日於南韓進行「川習會」,川普會後表示雙方已達成共識,預計很快簽署協議。美國決定將芬太尼的關稅從20%立即減少至10%,並將對進口中國商品徵收的關稅從57%下調至47%。
歐盟延長中國自行車零件反傾銷稅遭質疑
隨著電動自行車(E-bike)在歐洲的普及率日益提高,歐盟對中國自行車零件持續課徵反傾銷稅的措施,也開始受到挑戰。歐洲輕型電動車 (LEV)行業協會LEVA-EU發文表示,這項反傾銷措施是以犧牲歐洲整體產業利益為代價,為少數傳統企業保留法律和經濟特權。LEVA-EU的質疑是否引發共鳴並改變中國廠商進入歐洲市場的門檻值得觀察。
巨大集團與美CBP正式會面
巨大集團代表團已於10月下旬在華盛頓特區與美國海關暨邊境保護局(CBP) 正式會面。會議氣氛正面且具建設性,雙方就現況事實與後續改善方向進行充分交流。
Dott獲8,500萬歐元新融資 將建新車隊
歐洲共享微出行(micromobility)營運商Dott宣布,以取得7,000 萬歐元的北歐債券融資和1,500萬歐元的D輪延期融資,共成功籌集8,500萬歐元的新資金,預計將加速用戶成長和參與度,並投資建造新車隊。
TBA啟動供應鏈盡職調查補助
面對全球對「強迫勞動(Forced Labor)」合規要求日益嚴格,國際買家與政府單位積極強化供應鏈審查,台灣自行車產業正站在歐美市場檢視的最前線。為協助會員提前因應國際合規挑戰,台灣自行車公會(TBA)於10月17日召開第十一屆第一次臨時理監事聯席會議,確立「預防優先、全產業鏈治理」策略,並決議推動首批50家會員導入供應鏈盡職調查(Supply Chain Due Diligence, DD)。
Shimano前三季銷售增4.9% 中、歐庫存仍高
Shimano 28日公布第三季財報,自行車零件部門前3季銷售額年增4.9%,但營業收入下降 27.0%。儘管該公司看好自行車的長期趨勢,但歐洲及中國市場的庫存仍處於高位,北美、亞洲、中南美洲及大洋洲市的庫存則改善至適當水準。
Syntace聲請破產重組 洽談新投資人
德國自行車零件製造商Syntace GmbH宣布,已向法院聲請破產,並進行重組。該公司已跟一位投資者正在進行深入談判,以確保旗下 Syntace 和 Liteville 兩個品牌持續發展。
自行車與電動滑板車事故多 消基會籲明確納管
消基會27日召開記者會表示,近年台灣道路上多了許多新型態交通工具,包括自行車、電動輔助自行車、微型電動二輪車及電動滑板車,甚至連寵物電動車都已上路。這些交通工具輕巧、便利、低碳環保,符合綠色運輸趨勢,然而伴隨而來的卻是日益嚴重的交通事故與責任糾紛。
近期訊息
-
巨大執行長領騎一日北中挑戰
2025 年 11 月 11 日 -
AI 戰略 2026:強化台灣企業的對外貿易競爭力
2025 年 11 月 11 日 -
又一家!Rad Power Bikes明年1月恐倒閉
2025 年 11 月 11 日 -
巨大集團前三季每股稅後盈餘2.31元
2025 年 11 月 10 日 -
美兌現承諾 暫停對中301調查一年
2025 年 11 月 10 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