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芬蘭自行車品牌Pole Bicycle破產一年 將捲土重來
芬蘭自行車品牌Pole bicycle創辦人Leo Kokkonen 19日在社群平台宣布,儘管該公司還在破產管理狀態,也還沒完全擺脫困境,但該公司正在以大幅折扣方式,出售庫存產品,未來希望重新開始生產車架,藉此籌集資金實現品牌回歸。

上半年台灣自行車輸出地 美荷德列前三名
台灣區車輛工業同業公會19日發布最新統計,今年上半年台灣自行車輸出數量及金額前三大國家,依序皆為美國、荷蘭及德國。由於美國是最大輸出地,關稅政策對自行車產業後續的影響,恐持續發酵。

育華澄清:年底停產非因美國關稅衝擊
育華於8/5發出公告通知客戶,因市場長期失衡與轉型困難,將於2025年12月31日完成員工資遣,正式結束目前營運事宜。現有庫存產品,將以原價6折優惠出售。

交部修法 微型電動二輪車出租須先投保強制險
有鑑於電動自行車出租後意外或事故頻傳,交通部19日公告修法,未來出租微型電動二輪車時,應投保強制汽車責任保險,並須在租借給民眾之前,教導民眾車輛操作方法。

澳洲新州E-bike明年2月起未認證將重罰
澳洲新南威爾斯州公布新電動自行車(E-bike)法規,要求電動自行車製造商及供應商(包括鋰電池或充電器等零件),都要先經過認證才能出售,否則將處以最高85.5萬美元的巨額罰款。該法規原訂8月1日上路,但在業者強烈抗議下,已推延到明年2月實施。

2026台中自行車週展期確定 9/15–9/18
台灣自行車公會(TBA)於8月18日上午在自行車研發中心召開協調會議,討論2026年台中自行車週展期規劃。會議由台中市工策會總幹事黃于珊與TBA理事長吳盈進共同主持,並邀集自行車業者及飯店業者參與。經充分溝通後,與會代表一致決議將2026年台中自行車週訂於9月15日至18日舉行。

紐約市共享單車將實施年齡驗證 滿16歲才能騎乘
紐約市繼先前將所有電動自行車的限速降至 15 英里/小時(約每小時24公里)的後。據了解,紐約共享單車公司Citi Bike在市府要求下,已同意對騎乘民眾進行年齡驗證,未來在紐約騎共享單車都必須年滿16歲。

台日自行車交流論壇9/17舉行 全程免費
為了推動自行車產業數位與技術升級,促進國際標準接軌與產業創新,由自行車研發中心主辦、輪彥國際公司協辦的「制度.技術.創新-台日自行車標準實務交流論壇」,將於9月17日舉行,全程免費。

關稅上路後亞洲製造自行車難取代 但台廠風險變大
美國關稅效應正逐步發酵,相關人士認為,即使受到關稅影響,未來「美國製造」的產品,也很難跟亞洲製造商競爭,但由於今年以來,已有多家歐美自行車品牌陷入財務危機,間接也讓台灣供應商面臨損失風險。

巨大加速永續轉型 提前六年達陣2030年減碳目標
巨大集團15日發布 2024年永續報告書,提前六年達陣2030年的減碳目標。巨大集團董事長劉湧昌表示,巨大對永續的承諾不僅止於產品創新,更在於透過負責任的治理與全球協作,構築具韌性的未來。
近期訊息
-
大行科工(Dahon)掛牌港交所 創新股超購歷史記錄
2025 年 9 月 9 日 -
比利時自行車工廠BCF在台開設亞洲辦事處
2025 年 9 月 9 日 -
歐洲企業自行車租賃盛行 Vapaus宣布收購Azfalte
2025 年 9 月 9 日 -
卓揆與自行車業者交流 :加大支持產業因應關稅衝擊
2025 年 9 月 7 日 -
Dahon上市公開申購破記錄 超額吸金6,688倍
2025 年 9 月 4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