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電動自行車市場正快速擴張。根據能源公司Eon最新調查,全德已有28%民眾擁有E-Bike或Pedelec,五年前僅約15%,成長幅度驚人。其中,下薩克森邦、北萊茵-西發利亞邦及巴伐利亞邦的擁有率最高。
歐洲自行車聯合會 (ECF) 發布最新自行車白皮書表示,企業自行車租賃 (CBL)服務已在德國成功實施,德國租賃自行車從2019年到2024年,因此年均成長3成,未來將把這種自行車租賃服務模式推展到全歐洲。
電動自行車愈來愈普及,延伸的問題也愈來愈多,並且開始受到各國政府的重視,其中尤以安全性議題最被正視,例如「酒駕」、未戴安全帽、車速及騎車年齡,另外就是電池的安全。目前各國政府都在研議,進一步規範騎乘E-bike的機制。對於生產商而言,所有延伸的問題,也代表未來的商機所在。
美國對各國的對等關稅政策正式上路,PeopleForBikes表示,歐洲及日本的自行車相關產品都統一課徵15%關稅,影響較大的是電動自行車由免稅變成15%。相對的,台灣跟越南因為疊加關係,自行車相關商品稅率增至31%,電動自行車也由免稅變成20%。
歐洲CIE及CONEBI公布最新報告,呼籲歐盟委員會將(電動)自行車全面納入即將發布的「清潔企業車輛」(Clean Corporate Vehicles)計劃,以加快企業自行車租賃(company bike leasing)在歐洲的普及。該報告指稱,光在德國,企業租賃的自行車達210萬輛,年增23%。
歐洲共享單車供應商Dott啟動電動自行車(E-bike)更新計劃,1日宣布先在巴黎更新現有的6,000輛E-bike,然後再擴展到其他城市。未來四年內,Dott 還將投資巴黎業務1,000 萬歐元。
歐洲共享單車知名大廠nextbike宣布,該公司在波蘭華沙建立的新營運及生產基地正式啟動,目的是擴大nextbike在歐洲的業務版圖,新工廠佔地 8,000 平方公尺,每天可生產200輛自行車。
隨著電動自行車(E-bike)在歐洲的普及率日益提高,歐盟對中國自行車零件持續課徵反傾銷稅的措施,也開始受到挑戰。歐洲輕型電動車 (LEV)行業協會LEVA-EU發文表示,這項反傾銷措施是以犧牲歐洲整體產業利益為代價,為少數傳統企業保留法律和經濟特權。LEVA-EU的質疑是否引發共鳴並改變中國廠商進入歐洲市場的門檻值得觀察。
歐盟延長對中國自行車零件徵收反傾銷的措施,引發歐洲不同利益團體角力戰。在LEVA-EU表態這項措施犧牲歐洲整體產業利益後,EBMA反駁稱,這是公平競爭的勝利。此事不僅凸顯歐洲自行車產業內部利益的分歧,後續發展也將牽動台廠相關產品出口歐洲的競爭力。
Your cart is empty Continue 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