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疫情後,自行車產業至今仍陷入谷底,但歐洲地區因越來越多雇主利用政府提供的激勵計畫向員工提供自行車,反讓德、荷等國家的企業自行車(Company bike)需求激增,成為支撐歐洲自行車產業的動力,尤其是高端市場的成長更為驚人。
德國自行車品牌Canyon最大股東Groupe Bruxelles Lambert(GBL)公布半年報。Canyon上半年銷售額3.98億歐元,較去年同期的4.19億歐元,年減5%。GBL表示,儘管Canyon的公路車和礫石車(Gravel Bike)業務表現強勁,但上半年市場供應過剩和過於競爭的促銷活動,是影響營收及獲利的原因。
歐洲清潔城市組織(Clean Cities)公布最新調查指出,從 2022 年到 2024 年,英國倫敦的貨運自行車(cargo bike)的使用量,大幅成長104%。儘管電動自行車(E-bike)的購買與騎乘量都是歐洲倒數,但貨運自行車的接受度卻不斷提升。
時序進入自行車產業淡季,美國CBP 9月對巨大祭出的暫扣令(WRO)後,已牽動明年產業復甦腳步,巨大及美利達等產業龍頭即將公布第3季季報,屆時對產業的現況會有更清晰的輪廓。以下是自行車產業11月值得關注的訊息,搶先報你知:
墨西哥經濟部8月13日決議,對源自中國大陸的成人自行車(屬墨西哥關稅表編號8712.00.05)展開反傾銷調查,目前已知有104家墨國生產商和157家中國大陸出口商為潛在利害關係人。
看好寵物乘載需求,有自行車業者開發寵物電動車銷售,市場反映不錯。但因為遲遲無法取得檢驗合格證明,日前有民眾購入後發生事故,結果被警察開罰單,該民眾3日要求廠商全額回購遭拒,雙方爆發衝突,類似的電動自行車合格問題,也意外引發關注。
美國總統川普新關稅對自行車產業的影響持續發酵的同時,川普政府也開始針對自行車基礎政策進行限縮。據彭博社報導,在以汽車為中心的政策思維主導下,美國聯邦政府9月已陸續取消美國各地人行道和自行車道的撥款援助。
台北市長蔣萬安上月訪問巴黎,並親自體驗巴黎共享單車Velib租借,印象深刻。不過,據營運Velib 系統的 Agemob 公司表示,該系統每周丟失超過 600 輛自行車,導致租借系統不堪重負。
Your cart is empty Continue 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