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際貿易法院28日裁定,美國總統川普4月對全球祭出的關稅措施無效,理由是川普違憲越權,法院給行政部門最多10天時間停止相關徵稅程序,但川普已提出上訴。該裁定增加了各國貿易談判的籌碼,對於美國進口商及包括台灣自行車界者在內的出口商都是利多。
經濟部20日公布年4 月份外銷訂單統計,4月整體外銷訂單564億美元,月增6.3%、年增19.8%。其中,自行車在內的運輸工具及設備,4月外銷訂單9.86億美元,月減13.3%、年增3.3%。
美國正與越南展開關稅談判,美國對越方態度強硬。外電報導,美方近期除了要求越南減少對中國大陸材料與零組件的依賴外,還直言即使越南取消對美商品的所有關稅,美國也不會採取對等措施。
美越2日達成貿易協議,針對自行車整車產地的問題,《紐約時報》以過去美國海關認定標準指稱,「單一零件就能決定原產地,自行車的關鍵就在車架」。簡單說,只要車架產自越南,原產國就是越南。不過,由於中國是美國關稅戰的首要目標,美國總統川普是否改變過往的認定方式,有待觀察。
2025年越南自行車博覽會(Vietnam Cycle Expo) 將於8月14~16日在胡志明市舉行,主辦單位表示,今年將與越南體育展同期舉辦,藉此打造一個涵蓋全行業的大型系列展覽,展位數量超過500個,預估吸引逾2萬名參觀者。
台灣自行車輸出業同業公會(TBA)日前針對美國232條款將對電動自行車課徵50%關稅乙事,諮詢美國PeopleForBikes(PFB)組織,根據PFB回覆結果,確定HTSUS 8711.60.00 電動自行車將課徵 50% 關稅(英國 25%),生效日期從2025年8月18日開始。
美國關稅效應正逐步發酵,相關人士認為,即使受到關稅影響,未來「美國製造」的產品,也很難跟亞洲製造商競爭,但由於今年以來,已有多家歐美自行車品牌陷入財務危機,間接也讓台灣供應商面臨損失風險。
美國總統川普發起的對等關稅貿易戰,已悄悄引爆製造業回流美國的浪潮,以自行車產業來說,專家點名,車架製造將最具在地化的條件,原因在於車架能透過自動化生產取代勞力密集的生產模式,達到抵消關稅造成的消費價格上漲的不利因素。
美國關稅戰正稍稍改變歐洲自行車業者供應鏈佈署!奧地利品牌商woom宣布,與德國自行車集團Corratec羅馬尼亞廠簽署代工生產合約,將從2025年11月開始,由Corratec負責生產woom自行車,產品主要銷往歐洲和國際市場。
Your cart is empty Continue 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