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半年台灣自行車輸出地 美荷德列前三名
2025 年 8 月 20 日

圖片來源/Pexels
文/洪正吉
台灣區車輛工業同業公會19日發布最新統計,今年上半年台灣自行車輸出數量及金額前三大國家,依序皆為美國、荷蘭及德國。由於美國是最大輸出地,關稅政策對自行車產業後續的影響,恐持續發酵。
台灣車輛公會是依據財政部海關進出口統計數據,進行整理,結果顯示,輸出數量的前五大國家,分別為美國、荷蘭、德國、英國及澳洲。其中,美國就占了37.65%,超過荷、德、英及澳的加總。以前十名來看,除了法國之外,其餘9個國家的出口數量都呈現下滑。
另外,若以金額來看,前五大國家分別為美國、荷蘭、德國、英國及中國大陸。美國占比32.35%,幾乎跟整個歐盟區相當。以前十名來看,一樣只有法國成長,其餘國家都呈現下滑。
值得留意的是,台灣輸出中國大陸的數量跟金額,上半年皆呈現逾6成的減少,背後反映的原因,除了中美關稅談判尚無定論的結構因素外,近年大陸自行車產業興起更是主要關鍵。
以台灣自行車輸出業同業公會整理台灣與大陸的自行車零配件進出口統計數字來看,台灣在大多數的產品上,幾乎都呈現逆差,也就是很多大陸產製的自行車零配件,在品質及價格上都比台灣更具競爭力,許多台灣廠商更因此干脆直接進口大陸產品來代替生產。
換言之,台灣自行車產業在面對這幾年大量去庫存問題時,前方有美國關稅干擾需求,後方又有大陸廠商的供給競爭,進而造成台灣自行車零配件廠商面臨極大市場壓力。
近日傳出已有自行車零件大廠因庫存及轉型問題,決定在年底停業的消息。事實上,據業界觀察,包括美國在內的市場需求萎縮及大陸廠商的大軍壓境,都可能是主要因素。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