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越南組裝避免遭美課40%轉出口關稅 車架是原產地關鍵

圖片來源/U.S. Department of Homeland Security
文/洪正吉
美越2日達成貿易協議,針對自行車整車產地的問題,《紐約時報》以過去美國海關認定標準指稱,「單一零件就能決定原產地,自行車的關鍵就在車架」。簡單說,只要車架產自越南,原產國就是越南。不過,由於中國是美國關稅戰的首要目標,美國總統川普是否改變過往的認定方式,有待觀察。
川普2日宣布,美國與越南達成貿易協議,越南出口美國商品將徵收20%關稅,而任何轉運貨物則課徵40%關稅。外界認為,美國的目的是在防止中國大陸生產再透過越南洗產地的出口模式。由於美越宣布的協議幾乎沒有細節,目前無法判斷轉運貨物的標準。
事實上,今年4月,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訪問越南期間,曾呼籲越南反對「單邊霸凌」,警告越南不要靠向美國的意味濃厚。因此,目前越南應該也不急於接受原產地規則的重大修改,因為一旦改變,將損害越南與最大貿易夥伴中國的關係。
以自行車產業來說,《紐約時報》引述2022年美國海關和邊境保護局 (CBP)的審查報告指出,自行車是否屬「越南製造」的最大關鍵在「車架」。該審查是一起有關在越南組裝的登山車案件,美國官員最後裁定,添加的中國輪組、變速套件和煞車,並沒有剝奪這些自行車的越南特徵,因為被視為自行車核心的車架本身是在越南製造。
《紐約時報》也引述哈佛商學院助理教授埃貝希·伊約哈 (Ebehi Iyoha)的看法表示,這項裁決已表明,單一零件也能決定原產地,即使其他零件都是外國生產。
據了解,這起自行車原產地的爭議,是由Ballard Pacific Resources Inc.提出,涉案車型為Genesis 26吋雙避震登山車,型號為GN-2621-1。該車款的部分零件在中國大陸製造,然後運往越南,並在越南組裝前叉、車架和輪圈,最終完成整車的組裝。在越南的製造過程包括切割管材、彎曲、沖壓、焊接和組裝。
根據美國《聯邦法規》,「原產國」的定義是「任何進入美國的外國原產物品的製造、生產或生長國」。在其他國家/地區對物品進行的進一步加工或添加的材料必須構成實質改變,才能使該其他國家/地區,成為所定義的「原產國」。
也就是說,當物品在加工過程中呈現與加工前不同的名稱、特性或用途時,即發生實質改變。如果製造或組合過程僅是微小過程,且物品的特性保持不變,就沒有發生實質改變。
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護局 (CBP) 一貫認定,自行車的本質在於車架。例如,2020年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護局也曾裁定一輛在台灣生產的自行車。該車的車架來自中國大陸,其餘零件來自台灣、中國大陸、日本和美國,最後該自行車被認定為中國產品。
美國海關及邊境保護局強調,車架是自行車最基本的部件,因為它決定了產品的整體形狀、尺寸和特性。自行車的其他零件一旦安裝到車架上,就失去了獨立的特性,成為一件新的商品,即成品自行車,具有新的名稱、特性和用途。
所以,當越南生產的車架與來自中國大陸的其他零件組裝在一起時,自行車不會失去車架賦予自行車的整體形狀、尺寸和特徵。亦即,從越南採購的車架是該登山車的本質,在中國大陸組裝各種零件不會導致自行車車架的實質改變。因此,Genesis 型號 GN-2621-1 的原產國就是越南。
延伸閱讀
直擊法國里爾迪卡儂自行車全球總部 BTWIN Villag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