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韌性迎戰考驗 巨大全面實施「零招聘費」、啟用全新國際標準宿舍

巨大集團持續推進人權與勞動環境優化
圖、文/陳柏如
當全球自行車龍頭巨大集團面臨國際關切與美方暫扣令的壓力時,這家深耕台灣超過半世紀的企業選擇以行動回應。在波濤洶湧的產業環境中,巨大沒有退縮,而是展現出令人敬佩的韌性與自省力——把一場外部挑戰,化為企業體質升級與產業信任再造的契機。
10/15當巨大400多名移工正在搬遷至全新的現代化宿舍之際,我們也到現場親自了解,並專訪了在現場忙進忙出的巨大台灣廠總經理王火明,以及巨大集團發言人李書耕。
「這次的暫扣令與移工議題不只是挑戰,更是一場企業的健康檢查。」——巨大台灣廠總經理 王火明

一、「零招聘費」全面擴大:落實公平與責任
巨大集團今(15)日宣布,擴大「零招聘費政策」適用範圍至所有現職移工,並將補償過去移工所支付的招聘費用。這項政策自2025年1月1日起,已率先適用於所有新聘移工,包括仲介費、服務費及相關規費皆由公司全額負擔,移工不再需支付任何招聘費用。如今,巨大進一步將政策延伸至所有在職移工,全面落實「移工零付費」的公平原則。
為確保補償公正透明,集團已委託國際知名第三方查核機構進行辨識(identify)、評估(assess)與規劃補償方案。第一階段的費用返還已於昨日完成匯款,同時公司帳上已提列負債準備,並預留足夠資金與銀行額度,確保所有應退金額都能順利匯付。
「我們希望以最具誠意的方式回應社會期待,讓移工的付出獲得尊重與保障。」——巨大台灣廠總經理 王火明
他強調,這不僅是一項政策,更是企業文化的一次進化,「讓公平、尊重與責任,成為我們經營的核心價值。」
二、移工宿舍全面升級:以人權為本的生活環境
今日(10/15),巨大集團宣布完成所有移工宿舍的全面搬遷,共計400多名來自泰國與越南的移工,已全數入住位於苑裡與外埔兩處全新完工的宿舍。巨大發言人李書耕表示,先前的日南宿舍因建物老舊、空間受限,雖經多次翻新,仍無法滿足新時代的安全與人權要求。因此,集團決定租用全新興建的新宿舍,該宿舍全面依循”國際勞動與人權準則”設計與施工,並通過消防、建築與公共安全檢驗。
移工宿舍設有八人房、獨立衛浴(免治馬桶)、交誼廳、休閒空間、洗衣間、茶水間、宗教寄託空間等,採門禁卡管理,同時配有完善消防防護系統與專責管理人員,不但空間明亮、乾淨,冷氣與隱私設計兼具,讓移工真正「住得安心、活得自在」。
「我們不只是提供住宿,而是提供有尊嚴的生活環境。」——巨大台灣廠總經理 王火明

三、從制度到文化的「移工權益提升計畫」
「零招聘費」政策與宿舍搬遷,都是巨大集團自 2024 年起推動的『移工權益提升計畫』的核心行動。該計畫從人權、生活條件、制度透明與員工溝通四個面向著手,旨在建立可被國際檢驗的管理標準。發言人李書耕表示,巨大持續強化內部合規系統,並導入外部稽核,以制度化機制確保政策落地。「我們要的不只是通過審查,而是讓公平成為日常運作的一部分。」

王火明補充道,除了政策層面,在管理方面,一直以來,巨大不只關注生產線,也關心移工的生活與歸屬感。公司定期舉辦移工的足球比賽、烤肉活動與自行車隊,讓員工「不分國籍,共同參與」,他也會參與移工的潑水節等活動,與移工打成一片。
「我自己也是從虎尾到台中打拼,因此對於離鄉背井的移工,自然多一份同理心,在巨大,所有的員工,包括移工,都是夥伴,而不只是勞動力。」——巨大台灣廠總經理 王火明
四、十年耕耘的ESG基礎:從數據到永續
早在2016年,巨大就開始布局ESG與數位化轉型。王火明總經理回憶,當時為了提升工廠管理效率,落實數字化、科學化管理與改善,便推動導入全廠智慧監控系統,讓壓力、溫度、能耗等數據即時上傳雲端,以便監控製程效率與設備狀況。這些基礎工程,讓巨大在面對國際檢驗時更具底氣。工廠已逐步實現自動化、減碳與節能目標,並持續進行水資源改善工程。
「ESG 對我們來說,不是口號,而是一種習慣。」——巨大台灣廠總經理 王火明
五、把壞球打成好球:韌性企業的逆轉哲學
談及這場風波,王火明坦言:「壓力很大,但我們選擇誠實面對。」他引用董事長劉湧昌時常勉勵幹部的一句話: 「要把壞球打成好球,培養臨危不亂、逆轉勝的實力與應變力。」他說,這句話正是巨大精神的縮影。「我們不害怕被檢視,因為唯有在挑戰中學習,企業才能更健康、更有韌性。」
在他眼中,這場考驗是一面鏡子──讓企業檢視自身管理漏洞,也是一個契機,促使集團在制度、文化與國際溝通上更成熟。
六、為台灣自行車產業樹立防火牆
巨大深知,國際品牌的信任是整個產業的共同資產。因此,公司不僅為自身改革,也希望藉由這次行動,為台灣自行車產業樹立新的標竿與防火牆,讓世界看見台灣製造在勞動與人權面向的進步。誠如巨大董事長劉湧昌所言,「我們希望這次不只是巨大變強,而是讓整個台灣自行車產業更被世界信任。」
巨大集團執行長劉素娟強調,在制度改善與人權升級上「該做的、該說明的,巨大都會詳盡地做」。但她也誠懇地向主管機關喊話:「在修改法規、讓規範更趨近國際公約標準的部分,希望政府相關單位能盡速執行;同時制定更容易落實的施行細則,幫我們清除障礙。」
她指出,移工議題並非單一企業的問題,而是整個產業的共同課題。「自行車業者應該手牽手、站在一起,讓世界看到台灣產業的責任感。我們也期待政府能看到業界的努力,給予更多協助,共同打造符合國際標準、又能實際執行的永續勞動環境。」
七、韌性,是企業最好的體質
從「零招聘費」的落實、宿舍全面升級,到長期的ESG建設,巨大展現的不僅是補救力,而是一種面對挑戰時的勇氣與智慧。王火明說:「每一次的檢視,都是一次成長的契機。我們會持續用行動,讓世界看到台灣企業的誠意與韌性。」
巨大集團正用行動證明,真正的品牌力,不只來自速度與技術,更來自面對困難與挑戰時的誠實、韌性、勇氣與正能量。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