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台中週:場地不是問題,沒買主才是硬傷
2025 年 9 月 19 日

圖、文/陳柏如
今年的台中自行車週的展會氣氛明顯冷清許多,與全球市場買氣普遍低迷的氛圍相呼應。許多人心中都浮現同一個疑問:買主到底到哪裡去了?買主為何不來了?
不少指標性零件廠商坦言,今年與客戶的會議數量僅剩過往的三分之一。即便有客戶前來,大多禮貌性拜訪,話題多半圍繞在不同的現實課題:有些是來談新規格、有的是來喬還未出貨的舊訂單、也有來談急單的、不少是來吃飯喝酒聯絡感情的、更討厭的是來要求降價、議價的。
這樣的展會狀況,讓產業界開始反思:明年的台中週是否還要繼續辦?若要辦,場地究竟該維持在飯店,還是移往新的展館?不過,比「要不要展、在哪裡展」更重要的問題是:訂單究竟在哪裡?如何讓買主願意來?又該如何激發市場的新需求?
除了「展會本身的存在意義」之外,更值得深思的是舉辦時間是否真正符合產業節奏與買主需求。畢竟,只要市場有需求、只要買主願意來,不論場地設在飯店還是新館,甚至換個城市,展覽都能成立。相反地,若缺乏吸引力、缺乏意義,一切都無濟於事。
進一步看,連每年三月的「台北自行車展」也值得重新檢視。它是否仍具備舉辦的必要性?時間點是否恰當?展會對產業的實質價值與幫助又是什麼?這些問題同樣亟需產業界共同面對與有效整合。
如今,四天的台中自行車週即將落幕,展會效果如人飲水,冷暖自知。展會結束,真正的挑戰才正要開始:接下來,大家該如何重新布局、超前部署?下一步又該往哪裡走?這些,才是比「明年要不要展」更關鍵的問題。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