業界訊息:
 
智活沙龍談「鐵馬的流轉與再生」
2014.06.05
自行車除了是交通工具,還能賦予什麼創新價值?三名新世代的年輕人,用全新的思維創造自行車的多元價值,在由ENSIT教育部社會創新人才培育網主辦的「智活沙龍:智慧鐵馬 流轉與再生」,與太平洋自行車董事長林正義、單車旅遊達人陳忠利對談,暢談他們的創意與創業。


▲與談者左起:分享輪陳佾涵、單車旅遊達人陳忠利、單車合作社陳世彬、臺大地理系教授周素卿、太平洋自行車董事長林正義、moBi鄭芝郁、moBi莫惠淳。

單車合做社讓自行車重生

來自東華大學單車合做社的陳世彬,看到每年學生畢業後,都有上千輛單車被遺棄,因此停車場也被戲稱為單車墳場,因此從他手中,一場從廢單車為起點的社會參與運動由此展開。他說,每年被遺棄的一千輛單車,經過一次拍賣,大約會剩下800輛交由回收業者,還是很浪費,因此他開始推動「校園及社區的單車合做」,找校園的單車志工,開設自行動手做的活動或修復體驗的通識課程,也在社區裡舉辦活動,像是由大學生帶社區孩童修單車,自己動手做自己的玩具,藉此讓單車重獲新生,也讓社區孩童獲得資源。未來希望能再更專業化,拿到廢單車後,協力翻新、修繕,再作出售、短租,或是作為為社區協辦課程,或是帶動騎車風氣,讓廢單車再一次發揮其最大價值。

APP雲控鎖讓單車共享

由5個成員共同合作的moBi,發現台大的自行車問題很多,像是單車過多、找不到停車位,如果能做到單車共享,是不是有可能解決一部份問題。於是團隊有了做APP雲控鎖的發想,其企畫先獲得了TIC100(研華科技)的資金及硬體技術,也與台大校方談試營運與修正,雖然目前仍只是處於試做的階段,也還未成立公司,但moBi鄭芝郁希望未來可以由臺大做起,再推廣到全臺校園到各城市。

讓分享具體商業化的分享輪

在臺大校園裡,學生很需要一輛自行車,但實際上不容易,因此陳佾涵和分享輪團隊在5年前開始思考,如何做到單車的租借、共享,就像是在台大校園裡做Youbike的概念。他們集思廣益,從服務、商業模式思考,發現臺大有3萬名學生,8成的人有自己的自行車,統計之後認為一輛自行車可以由3個人互補使用,如果有一個完整的機制就能讓單車共享實現。後來他們成立拾玖團隊,購入50萬的自行車,提供划算的單車讓學生使用,以廣告來補貼費用,一年之後即達到損益平衡,目前在臺北5所大學有700輛車,1,000名使用者、2,000名會員,但她意識到只有廣告收益是不穩定的,於是現在開始思考跨出校園,希望接下來能拓展到10所學校1,000輛車,以及在5個商圈提供自行車。


▲與談的三個年輕創業團隊,左起:單車合做社陳世彬、moBi鄭芝郁、分享輪陳佾涵。

林正義:低價車不環保

針對三位年輕世代的創意,太平洋董事長林正義表示讚許與勉勵,出發點都是好的,以改變社會往好的方向,創意及勇氣可嘉。不過他也提出另一個觀點,人們常認為自行車是環保的,但他認為其實低價的自行車其實是不環保的!因為據統計,很多國家的廉價自行車汜濫,每輛車的平均使用里程數只有100公里,也就是說廉價自行車並不環保,而是在製造垃圾,如果沒有把廢單車的根源解除,那麼就永遠有處理不完的廢單車,像日本每年都有100萬輛自行車廢車。目前臺灣每年約銷售70萬輛單車,其中有60萬輛車來自中國,這些低價、質差的單車,同樣都很快就會變成垃圾;相反的,高階自行車的使用年限與使用率則較高,也就比較不會有生產越多單車,反而製造更多垃圾的情況。


▲太平洋董事長林正義指出,太平洋不斷創新,就是要跳脫過去「臺灣製造」的負面含義,成為正面形象。

陳忠利:積蓄更多能量

單車旅遊達人陳忠利則以「科技服務理念,行動分享臺灣」為主題,分享道,臺灣的開發集中在低海拔區,而單車客想要的新鮮空氣、美麗風景則有更多存在中、高海拔地區,在他往山上騎車的過程中,他由新店進入巴福古道接北橫,往南走綜貫台灣山林,越過許多個原民部落,他稱之為原鄉單車縱貫線。走過更多原民部落,看到山裡的生活、文化,讓他有更多感觸,他相信科技可以服務人的理念,但人則不應為科技所限制。他也勉勵多看、多累積,積蓄更多能量,不要一味想衝,因為要往外衝,必須達到量,量變了,質就變了,希望學生的理想可以有更多的醞釀。


▲與談的自行車界前輩,左起:單車旅遊達人陳忠利,太平洋董事長林正義,及主持人臺大地理系教授周素卿。
關閉視窗